前脚刚刚从中国大使手中接过国书,并亲口承诺,愿意与中方携手,推动两国关系迈上新台阶。后脚就对外宣布要对中国加征关税,很明显,在中美这场较量中,她选择了美国。
到底是哪国总统,在短短一天之内换上了两副面孔?她这一举动,又会为自己的国家带来哪些后果?
9月10日,墨西哥总统克劳迪娅·辛鲍姆的日程表上,记录着一个充满矛盾的瞬间。这一天,她脸上洋溢着外交礼节的微笑,郑重地从中国新任大使陈道江手中接过了国书,
几乎是话音未落,墨西哥政府的另一项声明就横空出世,将这份温情撕得粉碎。一份关税上调计划被公之于众,矛头直指那些与墨西哥没有签订贸易协定的国家。
这项计划的核心内容,就像一颗重磅炸弹,精准地投向了中国的优势产业。汽车,这个中墨贸易中的明星产品,将面临最高可达50%的惩罚性关税。这记重拳背后,还跟着一连串针对纺织品、塑料制品和鞋类的组合打击。
墨西哥的关税政策突然转向,首要的推力,毫无疑问来自北方。那股力量已经远远超出了贸易谈判的范畴,演变成一场系统性、多维度的全面挤压,几乎让墨西哥失去了制定对华政策的任何独立性。
翻开墨西哥的经济账本,一个致命的弱点赫然在列:其总出口的82%都依赖于美国市场。这个数字就是套在墨西哥脖子上的绞索,只要华盛顿轻轻一拉,就足以让它窒息。有预测显示,美国只要对墨西哥反手加征10%的关税,墨西哥的GDP就可能直接萎缩1.3%。
特朗普政府显然深谙此道,他们打出的一套“组合拳”,招招都冲着要害。军事上,上万名士兵被部署到边境,形成威慑。金融上,凭空指控墨西哥银行参与洗钱,搅动其金融稳定。外交上,更是直接吊销部分墨西哥政客的签证,进行人格羞辱。
更狠的还在后面,美国甚至将一些贩毒集团列为恐怖组织,并直接授权美军可以进行打击。白宫贸易代表办公室更是毫不避讳地指责,中国正在利用墨西哥,把它当成一个进入美国市场的“后门”。
这层层加码的压力,在9月3日达到了一个顶点。那天,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亲赴墨西哥与辛鲍姆会晤,议题直指所谓的“贸易壁垒”。这场会晤,更像是一次最后通牒。
果然,仅仅一天之后的9月4日,辛鲍姆就在新闻发布会上首次公开松口,表示正在考虑加征关税。这其中的因果链条,清晰得让人不寒而栗。
尽管北方的引力场如此强大,但墨西哥却始终无法挣脱来自东方的经济磁力。与中国的深度捆绑,不仅仅是停留在千亿美元级别的贸易数字上,而是已经渗透到了墨西哥产业供应链的每一寸肌理。
中国是墨西哥在全球范围内的第二大贸易伙伴,今年双边贸易总额已经达到了约1094亿美元的规模。这其中,中国对墨西哥的出口额高达约902亿美元,这种巨大的贸易顺差本身就说明了问题的复杂性。
讽刺的是,今年以来,墨西哥恰恰成为了中国汽车出口的最大目的地。这种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的深度嵌入,让任何单方面的关税大棒,都不可避免地会变成一柄打向自己的“回旋镖”。
墨西哥国内对此并非没有清醒的认识,全国工业联合会发布的一份风险评估报告就发出了严厉警告,指出过度依赖美国,最终将损害墨西哥自身的经济主权。报告还直言,一旦与中国的关系恶化,将直接冲击本国的制造业、农产品出口和物流业。
这种内伤的风险,对于当前经济状况本就不佳的墨西哥来说,无异于雪上加霜。今年上半年,墨西哥的GDP增长仅为0.8%,而通胀率却高达3.7%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强行加征关税预计会导致本国生产成本上涨12%,这无疑会将本就脆弱的经济推向更危险的境地。
为了在这场风暴中找到一丝喘息空间,墨西哥的关税政策在设计和宣讲上,充满了矛盾和对冲的色彩。他们试图用一套模糊的外交辞令,来包装其背后精准的打击目标,这反映出一种既要满足美国,又想最大限度保留与中国回旋余地的投机心态。
辛鲍姆在公开场合的表态就极具玩味,她声称,这项政策是“墨西哥计划”的一部分,旨在促进国内工业发展,并轻描淡写地表示“中国是其中之一,但并非唯一”。政策文本也将目标定义为“所有未与墨西哥签署贸易协定的国家”。
这套说辞听起来似乎冠冕堂皇,但只要稍加审视,其虚伪性便暴露无遗。墨西哥与美国、加拿大、欧盟、日本等全球主要经济伙伴,几乎全都签有贸易协定。那个“之一”和“所有”,在现实中几乎就等同于一个名字:中国。
政策打击的精确性,更是将这种伪装撕得一干二净。加税清单上的商品——汽车、纺织品、鞋类、塑料制品,无一不是中国的优势出口领域。特别是针对跨境电商的限制,更是直接冲击了早已在墨西哥市场扎根的中国平台。
事实上,这次的关税大棒并非凭空落下,回顾历史,墨西哥的限制措施自2024年底以来就在逐步升级。先是针对部分纺织品征收35%的关税,接着在今年1月开始对跨境电商商品征收19%的关税,到了8月15日,更是将低价包裹的进口关税大幅提升至33.5%。
墨西哥的选择,照出了全球大国博弈下,中等强国普遍面临的生存困境。中国的回应则超越了事件本身,为所有面临类似处境的国家,划下了一条清晰的红线:“被胁迫”不能成为无限免责的理由。
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的表态,措辞异常强硬。他明确指出,中方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,更“坚决反对在他人胁迫下”损害中方的正当权益。并且,如果中方利益受到损害,必将“采取坚决对等的反制措施”。
其中,“被胁迫不是理由”这句看似平淡的话,蕴含着深层的警告。它传递出的信号是,中国理解中等国家在地缘政治夹缝中的难处,但绝不接受任何国家以牺牲中国的核心利益,作为向第三方输诚的“投名状”。
辛鲍姆脚下的这根“平衡木”,终将有倾斜的一天。墨西哥试图左右逢源,两边不得罪的策略,最终很可能会导致其在中美两端同时付出沉重的代价。对于那些仍在摇摆的国家而言,这无疑是一个惨痛的前车之鉴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锐评Model YL:日均订单破万的六座特斯拉比理想i8和乐道L90好?
JDG3-1击败WBG!Peyz卢锡安碾压Light,Scout状态回暖
全何推出全球首款带屏内存条 XFinity+:速度最高达 9066 MT/s
英伟达 RTX 50 公版显卡长期无货,疑为“Super”系列更新清库存
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